平湖工会为暑期留守儿童营造温馨的家
嘉兴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嘉兴新闻网所有者,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母亲因病去世、父亲外出务工,这个暑假,8岁的佳佳成了留守儿童。但让他想不到的是,由学校老师、青年志愿者、少先队员及社会爱心人士组成的“亲情队伍”专程来到他的身边,陪伴着他。
据了解,近年来,平湖各级工会组织通过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创办留守儿童活动之家、组织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等举措,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思想道德教育网络,让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平湖市当湖街道艺术小学涛涛的成长记录卡袋里,清楚地记录着他的家庭住址、父母的打工地址和联系方式、临时监护人的家庭住址和联系电话,及结对帮扶情况和学习生活有关评价。所有的信息,都是艺术小学工会组织专程为留守儿童而收集整理的。
建立《留守学生个人及家庭基本情况登记表》、《“一帮一”结对情况登记表》、《留守学生个案记录》,实施动态跟踪、及时归档、分类管理、定期分析,准确掌握留守儿童的成长脉搏。学校班主任更经常与留守儿童交流谈心,开展具有人文关怀的集体活动;定期家访,与留守儿童的父母及监护人沟通,交流相关信息。
“冬瓜、黄瓜、西瓜、南瓜都能吃,什么瓜不能吃?”……近日,在平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留守儿童之家的图书室里,几名三四年级的女生正饶有兴趣地玩着脑筋急转弯游戏。
据了解,为让留守儿童安心学习、健康成长,平湖市在各镇(街道)、村(社区)纷纷建立留守儿童活动之家,落实专项经费配备阅览室、图书室、体育活动室及相关体育用品,让“留守儿童之家”真正成为孩子们“学习的园地、交流的平台、娱乐的场所、健身的阵地”。同时,该市向留守儿童开放图书馆、电脑室、多功能厅等,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真情关爱留守学生”、“为留守学生献爱心”、“我是家里小主人”演讲比赛、青少年暑期趣味运动会及小型文娱活动也是接连举行。
“感谢叔叔、阿姨们和好心人的帮助,如今我和其他同学们一样可以行走了,我一定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平湖市曹桥街道行知小学的宁宁,是一名留守特困学生。母亲离家、父亲智障,长期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的他,更在小学二年级时患上多发性软骨瘤。在社会好心人的真情关爱下,他才得到了有效的手术治疗。
伸出一只热情手,牵着留守“小候鸟”走,这是平湖市各镇(街道)、村(社区)工会近年来一直在积极组织开展的一项公益活动。发动有文化、有知识的退休教师、机关干部和社会人士与留守儿童结对,当好他们的“代管家长”、“爱心妈妈”,为他们在学习上提供帮助、生活上给予照料。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初以来,“代管家长”、“爱心妈妈”们已组织赠送亲情卡、讲故事、爱国主义教育、心理咨询、义诊等大型活动20多次,直接参与活动的儿童1500余人。在平湖市新埭镇,“工青妇儿童活动中心”“儿童思想道德教育基地”成为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阵地,一系列具有创意性、充满爱心、适合留守儿童的活动全面开展。在平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关爱活动日,长效开展对留守儿童的关爱。
- 相关文章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