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翻译公司转载:一个老翻译眼中的意大利30年
新华网罗马7月8日电(记者刘宇)许多在意大利工作的中国人都亲切地称祁玉乐为“祁老师”,可能因为他在当地翻译圈里名气太大,曾经给意大利总统、总理都做过翻译,也可能因为他一直戴眼镜,面对每个人时总是彬彬有礼、乐呵呵的,像一名中学老师。
祁老师1980年首次来到意大利,作为当时北京外国语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定向为外交部培养的学生,他刚在国内学习一年就被送出国深造,在那个还不够开放的年代,这件事成为所有人的焦点。重压之下,一个19岁大学生靠打拼学到了真本事,而说起现在的大学生,祁老师脸上全是惋惜。
“那时候虽然条件差,但出去留学没有其他想法,唯一的压力就是学习。现在出来的年轻人各方面压力很大,诱惑也很大,学习上总让人觉得缺点什么,当时我在锡耶纳整整6年没说过一句中文,但现在的年轻人连问路都懒得问,手机一按全出来了。”
聊起最初的岁月,祁老师感触最深的是上世纪80年代时意大利人面对自己表现出的优越感。他说,那时走在街上就会有人过来问他是哪里人,在得知是中国人后还会把他请到家中,就为了让他讲讲遥远的东方是什么样子,那时的意大利人对红色中国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从意大利回国后,祁老师进入外交部工作,后又调到一家画报社做外文编辑。按祁老师的话说,当年的工作“轻松得让人觉得不真实”,一个月的工作他半天时间就能完成。
“拿着国家的钱却干这么少的事,我觉得我有危机感。这种日子长不了,”在这种情况下,祁老师不久就辞职返回意大利,在罗马智慧大学攻读博士,随后留在意大利工作。
“1991年再次回到意大利时,他们(意大利人)的优越感已经没了,当时的移民越来越多,意大利人开始排外,越来越有危机感。”
祁老师说,意大利越是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对中国人越友好,但意大利媒体是个例外。他在为意大利记者公会翻译的10年间发现,意大利新闻界对中国抱着某种偏见,他们在为意大利的衰落找借口,他们找到的原因就是像中国这样的新兴经济体的崛起。
“我觉得意大利衰落真正的原因有三点,一是社会福利体系的不合理。意大利在战后一段时间规定只要工龄达到16年6个月零一天就能够拿全额养老金,很多人在30几岁就退休了。二是社会的不公平。一个人只要当过一天议员就能领终身养老金,我认识的一个议员,现在已经不能说话了,每个月领着高达15000欧元的养老金,这个数目好多人累断了脊梁干一年也挣不到。第三就是腐败。这些原因使得它的辉煌无法持续。”
同时,祁老师也认为,在意大利人对中国人的某些偏见上,我们也应找找自身的原因,过于封闭的中国侨民在意大利的一些行为值得反思。
“将心比心,要是在中国有这么个街区,店面招牌全用外文写,住在那里的人也不讲中文,咱们会怎么想?所以在当地生活必须要融入人家的社会,要先主动表示出对人家的尊重。”
祁老师说,随着岁月变迁,他感受到意大利人对华侨华人越来越多的尊重,但同时也感受到自己同胞身上有时过于膨胀的自信。
“我对一次会见印象特别深刻。当时是中国过来的一个商务代表团,会见一名意方高级官员。意方请的翻译也是一名华人,一个年纪不大的小姑娘。双方在交谈过程中小姑娘突然有个词卡住了,就问了我一句,中方代表团一位女士当场直接就说: 祁老师,下面的翻译全由您来做,不要让她翻。 当时的气氛非常尴尬,意方官员的脸色一下就沉下来了。”
祁老师与记者的父亲刚好同岁,听他交谈就像是听着一个视角独特的长者诉说着一段静静流淌却又色彩缤纷的历史。翻译经常被人比作桥梁,一个好的翻译不仅禁得住承载的历史使命,同时也能成为历史的见证。
嘉兴翻译公司转载:(原标题:特写:一个老翻译眼中的意大利30年)
本文来源:新华网
——嘉兴翻译公司
译声嘉兴翻译公司目前是国内专业的翻译机构之一,译声嘉兴翻译公司秉承“诚信 专业”的服务理念,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一流翻译服务。了解更多信息:请直接致电:400-600-6870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