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哲学:归化还是异化?
翻译哲学:归化还是异化?
字幕组被人津津乐道的不仅仅是急公好义的分享精神,更有经常出现的“神翻译”。例如曾有字幕组把《生活大爆炸》中Sheldon的一句“你都会觉得自己是在喜剧俱乐部里”翻译为“你都会觉得自己是在德云社里”,不少人为这种接地气的翻译点赞,但也有人抱怨这样的翻译让人严重出戏。两派争执不休。
“信、达、雅”三原则在翻译界一直被奉为圭臬,字幕组成员也大都遵循这三大原则。“信”指准确,“达”指流畅,而“雅”则是优美。
在字幕组翻译哲学中,一直有“归化”和“异化”两种思路。“归化”的主张在于,受众的文化背景和原作者有明显差别,一些特定名词和俗语直译后难以被理解,所以要将其替换成受众母语中存在的意思相近的表达方式。而“异化”的主张在于,翻译正是需要受众体验一种异质文化,代替受众抹除掉这些文化符号——— 很难想象为了便于理解,而把“圣诞节”翻译成“春节”。
以上两种思路的争论和实践,几乎伴随着字幕组的发展。无论归化还是异化,都是为流畅和优美服务。一旦在归化的过程中彻底脱离了原文的语境,沦为完全的“卖萌”,就失却了“翻译”的本意。
这种彻底脱离语境的最佳例子,就是电影《黑衣人3》的“地沟油事件”了。该片官方字幕制作者贾秀琰是八一电影制片厂的一名宣传人员,她的风格颇似一些网络字幕组——— 原台词中有句“我看见那东西(皮塔饼里的肉)里有颗牙,或者是爪子、蹄子”被处理成“我真怀疑他们用的是地沟油、瘦肉精”。这句翻译在影院里收获了不少笑声,也不乏跟风点赞的媒体。实际上,原句包含“这肉是用外星生物的肉做的吧”的梗,与两位主角的外星生物调查员身份相匹配。以上字幕一出,原句包含的段子就完全被废掉了。
前文中提到,把“喜剧俱乐部”翻译成“德云社”之类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把“ 推 特 ”翻 译 成“ 新 浪 微 博 ”,把“PhotoShop”翻译成“美图秀秀”等。部分字幕组乐此不疲,甚至有人专门建立相册收集“神翻译”截图。但谨慎的字幕组成员则对这样的行为保持距离。《辛普森一家》字幕组组长M arco就告诉南都记者,自己的翻译原则是既不能过度本土化,但又不能太生硬,一些国内观众不熟悉的名词或者典故可以靠添加注释来解决。
嘉兴翻译公司推荐阅读
——嘉兴翻译公司
译声嘉兴翻译公司目前是国内专业的翻译机构之一,译声嘉兴翻译公司秉承“诚信 专业”的服务理念,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一流翻译服务。了解更多信息:请直接致电:400-600-6870咨询。